6月24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下简称思政部)教学改革团队前往中共三大旧址、春园、广州农讲所和毛泽东视察棠下纪念馆等地,以“羊城星火——毛泽东在广州的日与夜”为题,精心打造“行走的党史课”。
广州不仅是国民革命策源地,更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和实践基地。“行走的党史课”从广州春园开始。团队在春园和中共三大旧址,重点讲述了毛泽东在中共三大期间于春园开展革命工作,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故事。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恤孤院路召开,毛泽东作为代表参会,春园是他的办公地点。在此期间,毛泽东主持起草了党史上第一部《农民问题决议案》,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秘书,首次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

李溢峰在中共三大旧址现场讲解
在农讲所,课程围绕毛泽东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革命骨干指导中国农民运动这一主题展开。举办农讲所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导农民运动的重要实践。1926年5月至9月,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番禺学宫旧址举办。时年33岁的毛泽东被任命为所长兼授课教师。毛泽东讲课十分接地气,用“三座大山”和宝塔形象地比喻阶级压迫。农讲所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为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供了重要力量支撑。

叶穗冰在农民运动讲习所现场讲解
毛泽东视察棠下纪念馆的党课重点讲述了毛泽东视察广州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关心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故事。1958年4月30日,毛泽东来到广州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视察农业生产。他戴上竹编帽,仔细观察水稻,询问亩产、倒伏等生产情况,了解农业生产合作社会的意见和干群关系情况,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谢锋在毛泽东视察棠下纪念馆现场讲解
本次“行走的党史课”由叶穗冰、谢锋、李溢峰担任讲解,钟凯龙负责剪辑制作。团队依托广东地区丰富的党史资源精心,用可歌可泣的短视频讲好党史故事,让党史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以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同时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用心打造思政“金课”,以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